•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勘测设计的三个阶段(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论文范
  • 测绘地理信息论文谢辞(测绘地理信息论文谢辞
  • 测绘地理信息教育期刊(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
  • 测绘工程专业中级职称含金量
  • 这十年,江苏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成就满满

通知公告

  • 《测绘地理信息》杂志社刊物宗旨
  • 《测绘地理信息》编辑部征稿要求
  • 《测绘地理信息》投稿方式
  •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测绘地理信息》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测绘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

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16日 11:53:01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詹长法表示,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多是使用一种或少数几种测绘技术,仅有极少的项目能将多种测绘技术同时综合应用。“未来趋势就是多种测绘技术

詹长法表示,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多是使用一种或少数几种测绘技术,仅有极少的项目能将多种测绘技术同时综合应用。“未来趋势就是多种测绘技术的整合和多元数据的融合,综合应用多种现代测绘技术手段,为后续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詹长法说,“期待能看到更多更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综合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让测绘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6年夏天,布达拉宫古建筑群精确测绘与数字化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布达拉宫精细测绘数据获取及数据处理工作,发现了布达拉宫所有的未知空间,解决了布达拉宫建筑形态长期不完整的问题,获取了具有文物保护特点的精细化测绘成果。基于精细化测绘获取的布达拉宫建筑完整形态数据,一方面可全面分析危害布达拉宫建筑安全稳定性的病害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可应用于布达拉宫文物保护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该精细化测绘成果2017年亮相上海建博会,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第35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是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2011年,广州欧科团队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倾斜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等测绘技术,记录下这片历史悠久的世界遗产。“我们对其进行全方位采集,形成了碉楼的点云图、线划图、三维精细模型等数字化成果,为日后的保护、活化与利用提供了精确的原始数据支撑。”广州欧科市场与研究院副院长刘明星介绍。他们还参与了“南海Ⅰ号”出水后全程的保护发掘,应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对保护发掘现场进行数据采集,真实记录了试发掘过程中的三维点云数据和纹理信息。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该团队采用无接触测量方法,实现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对发掘现场进行实时、高效、高精度的数字化采集。

文章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网址: http://www.chdlxx.cn/zonghexinwen/2022/0616/775.html

  • 上一页
  • 1
  • 2
  • 上一篇:北建大蒋捷教授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
    下一篇:31支队伍同台竞技!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

    测绘地理信息投稿 | 测绘地理信息编辑部| 测绘地理信息版面费 | 测绘地理信息论文发表 | 测绘地理信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测绘地理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